Julia,拥有金融专业背景的加拿大精算师,2017 年结识 Ai Financial 后采用“投资贷款 + 保本基金”策略,通过 B2B Bank 与 Manulife Bank 共计 20 万加元投资,在 8 年内实现 22 万利润、281% 杠杆回报,并以实际行动验证了稳健投资与时间复利的力量。
Read MoreSEC 主席宣布「加密时代正式到来」:全球金融的拐点与重新定义
在过去十几年里,数字货币从小众的网络实验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具争议的现象之一。某些人将其视为未来的货币,而反对者则认为它不过是一场没有价值的泡沫。然而,两个月前的一场重磅演讲,彻底改变了这场争论的方向。
一个关键时刻:SEC 的官方态度发生历史性转折
2025 年 9 月 10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 Paul Adkins 在巴黎的 OECD 全球金融市场圆桌会议上发表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主题演讲。他开场的第一句话,被全球媒体反复引用:
“Critical time has come.” —— 加密时代已经到了。
这是美国证监会第一次以积极的态度谈论加密资产,更关键的是,Adkins 明确表示:多数加密代币将不再被视为证券。
这意味着 SEC 不再把数字货币视为需要特别防范的风险资产,而是准备将其正式纳入金融体系。美国正在筹备一个全新的监管框架,目标是让所谓的链上资产服务真实经济,而不是成为投机者的游乐场,更不是诈骗分子的工具。
自这一刻起,美国不再排斥数字货币,而是要主导全球数字货币制度的搭建。各大国际组织也随之发布正面信号,表示支持数字货币的国际化。这不仅是美国政策的转折,更被认为是全球金融秩序的一次重写。
为什么 Ai Financial 过去一直反对数字货币?
长期关注我们讲座的朋友都知道,在过去十几年中,我们一直非常明确地反对数字货币,不是因为情绪,而是基于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核心是信任。
而早期的数字货币从根本上缺乏金融资产应有的基础:
它没有实际用途,没有现金流,没有责任主体,没有任何形式的信用背书,也没有监管框架支撑。当时流行的“去中心化”概念听起来很浪漫,但其根本问题在于,一个缺乏信任的体系:
无法产生稳定的交易关系,无法建立统一的记账体系,无法形成可预期的金融秩序。
换句话说,不能承载信用的系统,也无法承载金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比特币等早期数字货币并不是投资,而更像是投机行为的载体,甚至成为诈骗分子常用的工具。许多今天来到讲座的朋友,可能在 2018 年的讲座中就听过我们的观点。
2025:美国介入,数字货币进入全新阶段
然而,到了 2025 年,美国政府正式介入,一切开始出现转折。
SEC 主席宣布加密时代到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随即跟进,华尔街的主流金融机构也准备全面介入。
一个原本强调去中心化的体系,将被重新纳入监管与法律框架。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正被重新定义,它的流通将由法律托管,它的信用将由主权机构重新赋予。
因此,今天发生的,不只是政策调整,而是一次系统性的重构。数字货币正在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匿名走向责任、从民间转向国家。
第一部分:SEC 主席 Paul Adkins 的演讲与政策重点解读
解析演讲核心逻辑、政策方向以及监管框架。
第二部分:加密时代来临,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从金融属性、投资风险、市场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影响。
第三部分:Ai Financial 如何看待这场方向性的变化?
我们将以金融本质与长期价值为基础,分享我们的观点。
SEC 主席 Paul Adkins 的演讲与政策重点解读
1.1 投资与投机:价值的边界
在进一步理解 SEC 主席 Paul Ankin 的演讲与政策背后的逻辑之前,我们必须先回到一个最基础、但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美国政府如今正式入场,数字货币的命运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但若要理解这次“加密重构”的意义,就必须先区分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差别,以及为什么我们过去不认同数字货币,而今天认为它正在发生本质转向。
在这次演讲中,SEC 主席 Paul Ankin 使用了一个极其关键的词:Capital Formation(资本形成)。
这句话的含义非常重要:SEC 的目标并不是打击科技,也不是压制创新,而是确保资金能够流向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换句话说,这次政策转向的核心逻辑就在于——投资必须建立在价值与需求的基础上。
正因为政府的监管开始介入,数字货币才有机会从投机品变成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
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
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你花 1 美元买一支笔,它的价值在于可以写字、可以满足需求。如果你后来用 2 美元把这支笔卖给另一个需要写字的人,他愿意支付更高价格,是因为这支笔本身具有真实的使用价值。这类交易,就是建立在“价值 + 需求”基础上的行为,它属于投资。
投资的本质,是让钱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回报来自被投资对象的产出或增长。企业能盈利、农地能产粮、债券能付利息——这些都是源于价值创造,因此属于投资。
相反,如果你买一样东西,只是希望明天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而它本身既不生产、不服务、不产生现金流,那它就不是投资,而是一种投机。
借巴菲特的理论看投资与投机的本质
巴菲特将资产分为三类,非常清楚地揭示了投资与投机的差别。
第一类是现金资产,例如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债券。它们表面安全,但长期跑不赢通胀。尽管如此,它们依旧属于投资,因为它们有明确定义的风险与回报结构。
第二类是“无生产力资产”。这类资产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收益,价格完全依赖是否有人愿意以更高价格接盘。典型例子包括古董、邮票、黄金,以及过去十几年中所有的数字货币。
这些资产的价格,不来自价值创造,而来自接盘者的意愿。巴菲特曾用极形象的方式形容黄金:全世界所有黄金加起来,只有约 21 立方米。人类辛苦把它挖出来、融化,再重新埋回地下,还要雇人守着它。它既不生产粮食,也不产生利润,其价值只来自后人愿不愿意接受它。
数字货币在过往十几年里,就属于这一类。它没有生产力,没有现金流,也没有信用背书,只能依靠“接盘意愿”维持价格。当击鼓传花停止时,就是泡沫破裂的瞬间。
第三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有生产力、可以带来长期复利的资产。比如农田能产出农作物,优质企业能持续盈利,长线持有优质股票能对抗通胀、稳定增长。这些资产创造真实价值,因此是投资。
为何过去数字货币不具投资价值?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属于第二类——无生产力资产。它没有产出,没有现金流,没有信用,只能靠接盘维持价格。这类资产不是资本形成,而是资本消耗。
也因此,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数字货币并不具备投资价值,而只是投机工具。
但今天的关键变化在于:随着 SEC 的政策转向、美国政府的介入、监管与法律框架的搭建,数字货币正从“无序的投机品”转向“可监管的金融资产”。
这也是为什么 Paul Ankin 在演讲中强调 Capital Formation(资本形成)——数字货币只有在监管框架下,才能真正从投机走向投资。
1.2 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SEC 重塑加密逻辑
在理解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一次 SEC 的政策转向,就会更清楚地看到:数字货币正在从“去中心化”,走向“再中心化”。
过去,数字货币强调的是去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就是不要银行、不要政府、不要监管、不要任何中央机构,交易由全球的节点共同完成。这在技术上听起来非常前卫,也让许多年轻人相信,未来的金融可以完全依靠技术自行运作,而不需要制度和监管。
但问题在于:
去中心化,也意味着没有单一的责任主体,没有人承担最终责任。
去中心化的内在矛盾:有“金融功能”,却拒绝“金融责任”
金融能够存在,是因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共同认可的信任框架。
银行之所以值得信任,是因为背后有资本要求、有监管机构、有法律责任。万一银行把你的钱弄没了,你可以找银行;银行倒闭了,还有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有问题,最后仍然可以找到国家。这整个体系中,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背后有国家的信用和财政能力。美元之所以值钱,本质是建立在美国国家信用与财政实力之上。证券市场能正常运作,是因为有人负责审计、负责信息披露、负责对冲与清算,并承担最后责任。这一切,都是中心化机制的体现。
去中心化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此:
它一方面试图做金融,另一方面却拒绝承担金融运转所需要的责任机制。它没有发行人,没有责任主体,没有承保机制,没有清算责任,也没有止损机制。这样的系统,不是金融体系,而只是一套没有人负责的记账系统。
现实很快给出了答案。
“去中心化乌托邦”的破灭:口号很动听,结果很残酷
在 2010 年初期,去中心化的理论与比特币的诞生,被包装成反叛旧秩序的象征。当时的口号非常抓人:
-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银行
- 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
- 不需要审计、不需要限制、看起来人人平等、完全自由
十几年过去,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
市场上出现了无数打着“去中心化”旗号的项目,但真正能提供稳定价值的寥寥无几。大量平台打着“自由金融”的名义,背后却是内部操控资金盘,价格被操纵、黑客攻击、创始人跑路等情况屡见不鲜。
投资人之所以冲进去,是因为对去中心化乌托邦的想象;当泡沫破裂时,法律不认、监管不管、平台不负责,最后只有投资人自己承担全部损失。
更讽刺的是,号称“没有中心、人人平等”的数字货币系统,实际却被少数巨量持币者、中心化交易所和矿工集团牢牢控制。表面上是去中心化,本质却是高度中心化;表面是自由市场,本质却是信息严重不对称;表面人人平等,本质权力更加集中。
这不是新的秩序,而是在缺乏制度前提下形成的一种“看不见的中心”。
真实现实案例:Big Connect 与 OneCoin 的集体灾难
我们来看两个典型案例。
第一个是 Big Connect。
项目创始人跑路,骗走了 24 亿美元,受害者超过 4 万人。投资人最终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认赔。
第二个是 OneCoin。
规模更惊人,诈骗金额超过 40 亿美元,受害者超过 300 万人。创始人被列为 FBI 全球十大通缉犯之一,但至今仍未抓到。钱去了哪里?事实上就是“人没了,钱也没了”。
这只是无数数字货币骗局中的两个典型例子,损失巨大、受害面极广。也正因为如此,美国 SEC 决定将数字货币收编进金融监管体系,因为长期处于“法外之地”的数字货币,已经让太多人上当受骗。
人类社会真正的演化方向:不是分散,而是有序的集中
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从一开始就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回顾历史,每一次推动人类文明大发展的动力,都不是“各自为政”,而是将信任、规则、资源逐步集中,形成可预期、可复制的大系统。
在认知革命时期,原始部落依靠口耳相传,小范围协作,人们因为彼此相识而形成信任,这是“小范围信任”。
进入农业社会与城市社会后,粮食剩余带来分工、官僚体系、税收制度、城邦和王朝的出现。随着这些机构建立,人类拥有可以调配水利、修路、赈灾、征税的“中心”——国家。
古代的度量衡、法律、行政体系,都在做同一件事:
把分散的规则收纳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从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法典,本质是把“口头信任”升级为“制度信任”。有了这些制度,陌生人之间才能做生意,一旦产生争议,还可以诉诸裁决系统与法院。
再到科学革命和工业化时代,标准时区、度量衡系统、工程标准,使知识从“小作坊经验”变成可复制的“统一标准”。这推动了大规模生产和跨地域贸易。
进入现代国家体系后,央行制度、公司法、有限责任制度、预算审计体系,让资本可以在全国乃至全球流动。一旦出现问题,总有人要承担责任。
你可以不喜欢官僚体系,但没有这些制度,就不会有结算网络、按揭贷款、企业债券、养老金、跨境结算等金融体系。
数字时代的本质:互联网看似去中心,但基础设施仍然中心化
到了数字化时代,互联网表面看似去中心,但它的稳定运行,仍然需要一套高度中心化的基础设施。
因此,人类社会越发展,其真正驱动合作与效率提升的力量,不是无序的分散,而是在规则和责任框架下的有序集中。
当最初的数字货币高喊“去中心化”时,它实际上逆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方向。它不可能长期稳定发展。
真正让文明持续进步的,是知识标准化、法律统一、制度约束,而不是碎片化的混乱结构。历史从认知革命到大一统,一再证明:
集中不是为了夺权,而是为了把信任做大。
一盘散沙从来不是创新的来源,只会回到高摩擦、低效率、容易被掠夺的时代。
因此,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最终必然走向“再中心化”。
SEC 的介入:宣告“去中心化时代结束,再中心化时代开始”
在这样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下,2025 年 SEC 主席 Paul Adkins 在巴黎 OECD 全球金融市场圆桌会议上的发言,成为一个时代性的标志。
它标志着:
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时代正在结束,
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时代正式开始。
他指出,过去 SEC 对数字资产多采取临时执法方式,谁违规查谁,政策边界模糊、不具可预测性。而现在,美国将用清晰、可预测的制度取代模糊执法,让规则重新成为市场核心。
同时,美国将建立统一的监管和保护体系,让所有数字资产相关业务——交易、借贷、质押、托管等——全部纳入监管。这一步,就是数字货币“再中心化”的开端。
Adkins 强调,美国不是被迫接受数字货币,而是主动接管数字货币、重新定义数字货币,并再次主导数字货币体系的构建。
新的中心不再是某个人或某家公司,而是法律与监管本身。
1.3 Project Crypto —— 赋予数字货币“货币属性”
在这次演讲中,SEC 主席正式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计划——Project Crypto。这是美国政府为重塑数字货币体系而推出的系统性工程,其关键目标,是要让数字货币真正具备“货币属性”。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在过去十几年里,数字货币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方向走偏,逐渐沦为金融骗局与洗钱活动的工具,而不是金融体系中的真实资产。
Project Crypto 的核心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向,它们共同构成数字货币未来要走的道路。
- 明确代币类型,确立清晰的法律身份
SEC 将重新划分哪些代币是“证券型”,哪些是“货币型”,从而决定它们属于哪一套法律体系。一旦数字货币被赋予货币属性,它将不再被视为投机品,而是回归计价、交换等货币的基本用途。就像你不会用 1 美元去买 1 美元一样,未来也不会再出现用数字货币炒数字货币的行为。
- 允许受监管企业进行链上融资
拥有货币属性后,数字货币将可以用于正规融资活动。企业可以在链上借款或募集资金,方式类似于传统的发债或贷款,只不过融资媒介从法币扩展到了数字货币。这代表数字货币第一次进入“企业融资体系”,具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既然是货币,它就必须被监管。未来数字资产相关的发行、交易、借贷、质押、托管等,都将进入统一的监管框架,不再是过去那种“无规则、无追责、无主体”的状态。数字货币长期处在“法外地带”所造成的大规模投资损失,将因为监管体系的建立而逐步减少。
- 推动数字货币进入制度化托管
未来投资者、顾问和经纪商可以自由选择托管方式,数字资产将从个人自行保管(高度危险),转向透明、可审计、有责任主体的专业托管机构。这让数字资产的安全性提升,也让它更接近传统金融资产的管理方式。
整体来看,Project Crypto 的意义远不止“加强监管”。它真正想做的是重塑数字货币市场的结构——让数字货币从低买高卖的投机品,变成具备货币属性、可用于融资、能够服务实体经济、并受法律保护的金融要素。
而当数字货币被赋予真正的货币属性时,它必须同时具备可计价、可交换、可储值三项能力。这意味着它将从技术产物变成真正的“钱”。
最关键的是:未来的数字货币将以美国法律与美国信用为背书,成为美元体系的延伸与补充,甚至在某些层面形成替代。这不仅是对数字货币的重构,也是美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一次战略升级。
1.4 信用与主权——从金本位到“信任本位”
回顾两百多年的货币史,每一次金融范式的更迭,都伴随着信用体系的重建。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以美国国家信用为基础的“美元信用体系”,货币的锚定方式不断演变。今天,美国正试图以数字货币为载体,构建一个全新的、以“信任”为核心的货币秩序。
1971 年,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这是一次深刻的金融革命。从那之后,黄金不再是货币锚定物,政府信用成为新的基础。美元的价值来源,从实物储备转向美国的信用制度与经济实力。进入 21 世纪,美元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美元信用体系,与快速发展的数字货币世界之间出现了结构性矛盾。跨境资金流动、匿名交易、实时清算等需求,仍依赖旧系统:银行清算机构、SWIFT 网络、纸质会计流程等,这显然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速度与透明需求。
Project Crypto 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此:让美国的信用体系完成一次技术层面的“再锚定”。区块链提供可验证的透明账本,SEC 提供监管、披露与责任机制,数字货币则成为承载信用流通的技术形态。这三者结合,即是美元进入下一阶段的新基础。
更加直观地说,美元未来的逻辑将从过去的 “digital gold(电子黄金)”,进一步升级为 digital trust(电子信任)。
这一转变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美元霸权的基础将发生变化。过去,美元的全球影响力很大程度来自军事力量、能源体系和贸易体系;而未来,美元的核心竞争力将来自制度输出。全球资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透明度、更高的效率进入美元体系,而数字美元有可能成为下一代全球的结算标准。
本质上,这是一种以“软实力”为主导的金融战略:
- 以信用为武器
- 以规则为主权
- 以技术为基础设施
它所塑造的,将是未来全球货币体系的下一轮格局重构,而这一步对于美国而言,不仅是战略性转折,更是对未来几十年国际金融秩序的深度布局。
1.5 技术主权——AI + 区块链 = 可监管金融网络
除了信用与制度,美国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同样在这次的战略转折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早期,技术和监管始终处于对立状态:区块链被视为洗钱工具,AI 被当作投机炒作概念,两者都被认为是难以监管的新兴技术。然而如今,美国将这两项技术统统“收编”,正式纳入金融体系。
这意味着 AI 和区块链将不再是监管之外的“黑箱领域”,而是监管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没有这一层技术基础,美国根本无法有效管理数字货币的庞大交易网络,而近期的一件真实案例,更清晰地展示了美国的技术能力。
今年,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查处与没收行动:柬埔寨杀猪盘头目陈治,被没收了 12.7 万枚比特币(价值超过 150 亿美元)。陈治是柬埔寨太子党背景,在当地大规模运作杀猪盘诈骗,而许多北美投资者近年来收到的诈骗电话、电邮,正是与这一类东南亚诈骗集团相关。
美国司法部究竟凭什么能没收这些比特币?答案很简单: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 AI 技术与区块链追踪能力,能够在链上定位资产流向,确认非法所得并执行没收。这一案件对于数字货币世界具有象征意义,它首次清晰证明:所谓“加密货币无法监管”的神话已经破灭。
也就是说:
- 加密货币不是无法监管,而是以前没人有能力监管
- 当技术足够强时,去中心化系统依然可以被纳入法律框架
- 即便加密货币是无主之地,美国仍能介入并掌控其秩序
美国司法部成功没收 12.7 万枚比特币这一天,标志着“加密货币不能监管”的时代已经结束。AI + 区块链的组合,使监管机构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精准、更高效地追踪资产流动。
在这种背景下,SEC 主席在演讲中提出的框架便更显得合乎逻辑——美国不仅要接管数字货币,还要彻底重塑它,建立一个可监管、可追责、可审计的数字金融体系。
这就是技术主权的力量,也是美国重塑数字货币秩序的底气所在。
对投资者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 SEC 主席的演讲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一切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如今的市场看起来比以往更加热闹,到处都是 AI + DeFi、元宇宙资产、高收益质押计划,各种光鲜亮丽的新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在这些包装之下,绝大多数项目本质上仍然是——无监管、无审计、无信用的资产。
过去一年,美国司法部、SEC、FinCEN 显著加强了执法力度。例如我们刚才提到的柬埔寨杀猪盘头目被没收 12.7 万枚比特币,就是美国在加密货币灰色地带进行强力介入的典型案例。但需要注意的是,监管才刚刚开始。在庞大的数字货币世界中,仍然有大量领域处于监管盲区,整个灰色地带依旧十分巨大。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环境中,许多骗局都有着相似的特征:
- 承诺极高收益
- 资金来源模糊
- 缺乏监管渠道
- 项目方匿名、不可追踪
很多投资者把钱交到了一个“去中心化钱包”里,结果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钱没了就是没了,没有追索渠道。这类情况在过去几年屡见不鲜,所以投资者必须格外谨慎。
随着数字货币监管的开启,未来市场上会出现大量号称“正规平台”“受监管平台”的新项目。我们呼吁投资者,在把真金白银投入之前,一定要对对方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不要被虚假利益所诱惑,否则最后损失的永远是自己的本金。
在当下的环境中,投资者必须清楚区分:
什么是受监管的资产,什么是不受监管的资产。
受监管与不受监管,本质差别极大:
- 受监管资产:由政府或正规金融机构发行,有审计、披露、托管机制;一旦出现问题,监管机构可以追踪并提供保护,是资本市场体系的一部分。
- 不受监管资产:由个人或匿名团队发行,资金来源不清、流向不明;一旦出事没人负责,资产消失就是消失;其价格主要由炒作与情绪推动,而不是价值支撑。
因此,在投资前,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不是收益率,而是:
它是否受监管。
监管是价值的过滤器。如果一个项目不受监管,不管它承诺你多少回报,都不要碰。
投资的第一条——永远是判断是否受监管,其次才是收益、产品逻辑、资产属性等其他要素。
AiF 观点
从 SEC 主席的讲话中,我们能够非常明确地看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到来。数字货币不再只是一个投机市场,而将逐渐成为国家金融体系中的正式组成部分。其本质已经发生转变,这不仅是美国的政策变化,更是全球金融秩序的一次系统性升级:从无中心、无规则、无信用的混乱,走向有监管、有机制、有信任的未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 Ai Financial 对数字货币的观点,也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调整。过去十多年,我们始终提醒投资者远离数字货币,因为它缺乏价值、缺乏信用、缺乏监管,本质上更像投机工具而非投资资产。然而从今天开始,这一判断已经不再适用。
数字货币已经从“民间玩法”,进入“国家级金融工具”的框架。它受到监管、具备信用、有国家背书,并将在未来逐步具备货币属性与价值创造能力。因此,我们 Ai Financial 正式将数字货币视为货币体系的一部分,纳入我们的宏观观察与投资框架中。
当然,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即便方向已经非常明确,现实市场中仍然充斥着大量骗局、噪音与无监管风险。监管体系正在建立,但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我们对投资者的建议依然非常明确:
- 稳中看远,谨慎为先。
- 通过受监管的机构与合法渠道参与市场。
- 避免任何无审计、无监管、匿名发行的“数字资产”。
在数字货币时代到来之际,“专业”不仅意味着懂金融逻辑、懂市场机制,更意味着在复杂与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看得清方向、辨得准趋势、识别真伪。投资者需要的不是跟风和冲动,而是能够在混乱中帮你分辨风险、在秩序中找到真正价值的专业机构与顾问。
这正是 Ai Financial 的角色与使命所在。
我们希望在新的金融时代,继续帮助每一位投资者,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在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之路。
问答环节整理
问 1:比特币可以投资吗?
讲师回答非常明确:不能投资。原因有两点:第一,比特币目前仍未受监管,只要没有监管就不能碰;第二,即使未来受监管,比特币也只是具有“货币属性”,不产生现金流、不创造价值,与“用 1 美元换 1 美元”无异,因此不属于投资资产。讲师也提醒,后续会发布文章,建议大家阅读金融逻辑即可理解为何比特币不具备投资价值。
问 2:哪些虚拟货币是受监管的?
目前只有两种数字货币受监管:USDT 和 USDC。其他币种均不在监管体系内,风险极高,因此投资者必须自行确认资产是否有法律框架保护。
问 3:BTC、ETH、SOL 等币种有什么区别?哪个值得投资?
讲师表示,从货币属性来看,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差别,差异只是平台与生态不同,但并不影响其核心特性。关键结论是:这些币都不具备投资价值,也都不值得投资。本质上类似你在 TD 或 RBC 买美股,平台不同,资产属性不变。
问 4:Ai Financial 是否提供数字货币投资服务?
答案是不提供。虽然我们对数字货币的观点因监管趋势而更新,但截至目前它们依然不具备投资价值,因此我们不会提供比特币或其他币的购买渠道。如果只是作为货币用途,与投资无关。
问 5:美元未来是否有明显贬值风险?会被数字货币取代吗?
讲师分析:短期与中期(未来 5~10 年)美元没有明显贬值风险,数字货币要替代美元体系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短期无需担心;长期来看,随着数字货币监管和体系逐步成熟,美元未来可能像黄金一样逐步淡出主导地位,但这一进程非常缓慢。总结:短中期美元仍然安全,长期需观察未来金融体系演变。
更多客户案例
Kevin的投资故事:如何利用三年30万本金,获得20万利润 | AiF Client
Kevin,一位85后新移民,在 Ai Financial 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投资贷款与保本基金策略,仅三年内用30万本金赚取20万利润,实现最高86%基金回报与329%杠杆收益,从理财新手蜕变为稳健投资者,开启高效财富增长之路。
Read More从餐馆危机到财富自由:Z太太与Y先生的投资贷款成功故事 | AiF Clients
疫情让他们的餐馆陷入困境,但在 Ai Financial 的专业指导下,Z太太与Y先生通过“自有资金 + 投资贷款 + 保本基金”的组合,在四年内实现60%总回报、178%杠杆收益,成功走出经营低谷,迈向财富自由。
Read More一位80后加拿大军人的财富选择:如何用投资贷款实现204%杠杆回报 | AiF Clients
Zack,一名80后加拿大现役军人,在家庭责任与未来焦虑中找到答案。通过 Ai Financial 的投资贷款 + 保本基金方案,他在14个月内实现204%杠杆回报,用10万加币贷款为家庭创造超过2万加币额外收益,开启稳健财富增长之路。
Read MoreRecent Posts
Categories
RELATED READING
SEC 重塑全球金融:加密货币时代正式到来 | AiF 讲坛
美国 SEC 主席宣布数字货币进入监管时代,标志全球金融体系重大转折。本文深度解析 Project Crypto、美元“信任本位”重构,投资者风险与 Ai Financial 观点。
Read MoreAI 正在让劳动力市场进入“静默期”?特朗普前经济顾问解析生产力冲击 | AiF insight
美国前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Kevin Hassett 表示,AI 快速提升员工生产力,使企业减少招聘需求,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静默期”。
Read More加拿大婴儿水奶价格暴涨84%,年轻妈妈绝望求助:每周花$100仍不够 | AiF insight
加拿大水奶价格自2017年以来上涨84%,家长被迫上网求助甚至购买开封奶粉。专家警告供应链脆弱、市场垄断严重,并呼吁增加本地生产。
Read More瑞典鹰狮战机或在加拿大生产:带来1万个岗位,萨博提议技术转移与本地制造 | AiF insight
萨博表示,若加拿大选择鹰狮战机,瑞典可在加拿大建立生产线并转移技术,创造1万个制造与科研岗位。合作伙伴或包括庞巴迪、CAE 与 IMP。该计划也可能支持乌克兰大订单。
Read More加拿大通胀因汽油大跌放缓至2.2%,核心通胀仍高企 | AiF insight
加拿大10月通胀率降至2.2%,汽油价格大幅下跌为主要原因;核心通胀依旧在3%左右,食品杂货与保险费用仍然推动物价压力。整体数据符合市场预期。
Read More【公司介绍】
Ai Financial 基金投资:
You fulfill your dreams, we cover your bills
Ai Financial是加拿大领先的Fin-Tech高科技基金投资服务提供商。我们利用高科技坚持价值投资,希望运用这套投资体系推动加拿大养老体系的改革,让更多人通过金融投资过上更好的生活。
Ai Financial 具有金融监管 (Financial Compliance) 和反洗黑钱 (AML)背景,通过与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合作,我们选择适合客户的基金产品,管理各种投资账户,如TFSA,RRSP等。同时,我们帮助客户申请加拿大特有低息无抵押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提早实现财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