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孩教育和养老压力,Zara女士通过Ai Financial投资贷款与保本基金服务,在不到两年内实现超67,000加元收益,成功走出焦虑,步入安心人生。
Read More现金不多,也能投资?详解投资贷款
许多家庭常有这样的疑问:储蓄有限、每月结余不多,是否意味着无法进入投资市场?实际上,合理运用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与保本基金(Segregated funds),能够做到“以小博大”,用有限的资金撬动更大的投资机会,相当于“借鸡生蛋”,参与美股等长期增长市场。
本场讲座围绕三块内容展开:
- 投资贷款
- 保本基金
- 真实客户案例
第一部分|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
投资贷款的定位与核心逻辑
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本质上是一种合规、可控的杠杆工具:
通过较少的自有现金,撬动更大的投资本金,将资金投入长期具备增值潜力的金融资产。这里的“投资”,并不是大家常误解的“炒股”,而是配置到股票型基金这样的组合工具。
很多人一听“杠杆”或“借钱投资”就会下意识抗拒,觉得“风险太大”。事实上,风险的根源并不是借钱本身,而是——
- 借错钱:比如使用带有 Margin Call 的高风险杠杆贷款,一旦市场短期下跌,可能被强制平仓;
- 投错标:资金进入高风险个股或投机性资产,短期波动会让本金遭受不可逆损失。

而在合适的贷款结构(如无保证金追缴、只还息不还本的 Investment Loan)与正确的资产配置(如长期股票型基金组合)的前提下,杠杆反而能成为加速财富增长的关键工具:
- 放大本金:如果只有 1 万本金,借助投资贷款,可以放大至 5 万、10 万甚至更高,立刻提升复利的起点。
- 加速复利:复利的威力来自“本金 × 时间 × 回报率”,杠杆能在本金有限的情况下让“雪球滚得更快更大”。
- 抵御通胀:在高通胀环境下,单靠储蓄或 GIC 只能看到“名义增长”,实际购买力却在缩水。相反,杠杆投资若配置得当,不仅能跑赢通胀,还能让债务在未来“变轻”(通胀稀释了未来偿还的压力)。
可以参考巴菲特的例子。巴菲特经常在公开场合告诫普通投资者不要用杠杆炒股,但实际上,他本人和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一直在用“好杠杆”:
- 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客户缴纳的保费,在赔付前可以作为资金使用),本质就是一种低成本的长期杠杆;
- 巴菲特最初创业时,也是靠朋友们凑钱(八位医生各出一万美元),用别人的资金启动投资组合。
因此,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借”,而在于“借对什么钱、投到什么地方”。
正确的杠杆 + 正确的方向,才能成为个人和家庭在低增长、高通胀的环境下,真正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要考虑投资贷款(3 个核心理由)

- 放大本金,放大复利
- 现金有限时,通过贷款放大投入规模,让“时间 × 复利”的效应更明显。
- 案例(假设年化 15.6%,参照近 10 年 S&P 500 的均值用于演示):
- 仅用 TFSA 每年供款 $5,700,约 8 年后累计可达 $100,000;
20 年后约 $724,000。 - 将 $5,700/年作为利息,撬动**$100,000**投资贷款,全部投入同等收益资产;
20 年后,扣除贷款本金 $100,000 + 20 年利息 $114,000后,净值仍约 $1,600,000(演示用,非收益承诺)。
- 仅用 TFSA 每年供款 $5,700,约 8 年后累计可达 $100,000;
同样的年度现金流,使用杠杆的财富结果呈数量级差异。
- 通胀环境下的“债务实际缩水效应”
- 高通胀会侵蚀货币购买力。持有现金=被动贬值;
- 固定名义本金的长期债务,其实际价值随时间被通胀“稀释”;
- 若资产端回报率显著高于通胀,且现金流可覆盖利息,债务在实际意义上“越来越轻”。
- 资本效率更高
- 将本金从低收益/被动贬值的仓位(如闲置现金、GIC 等)转移到高成长资产(股票型基金组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单位资金的产出效率。

投资贷款的产品要点(以 B2B Bank 等为例)
- 专款专用:
贷款资金直接进入投资账户,用于购买符合要求的中长期投资产品;不可用于消费/周转。 - 无抵押、无首付(Quick Loan/部分 3:1 方案):
以信用担保为主,无需房产抵押与自带首付款(具体以批核方案为准)。 - 只还利息,不摊还本金:
例:贷款 $100,000,按 Prime + 0.75% ≈ 5.7% 计息,
年利息约 $5,700,月约 $475。本金无需按月摊还,可随时提前部分/全额归还。 - 期限与续期:
常见批核可达 20 年,到期可续;客户亦可提前结清,灵活度高。 - 无 Margin Call(关键差异):
选用无追加保证金条款的贷款结构,避免因短期回撤被被动平仓的“坏杠杆”风险。 - “加拿大特色”:
Investment Loan 为加拿大市场较成熟的合规工具,美国等地并无完全对等产品形态。
提示:市场短期波动(如 2025 年 4 月的快速回撤)在未来可能更加频繁与幅度更大。**是否“无 Margin Call”**是区分“好杠杆/坏杠杆”的关键之一。
申请与评估(硬性与弹性条件)
- 信用分数:建议 ≥700(最低多要求 ≥680,以银行当期口径为准);
- 身份与居住:需持有 加拿大身份(PR/公民);通常要求两年以上居住/报税记录(个别情形具备弹性,以整体现金流与记录证明为准);
- 收入与资产:
- 不等同于“必须提供大额资产/高收入证明”。
- 由专业顾问基于银行口径对**现金流、资产结构、负债比(TDSR/DSR)**进行综合评估与呈报。
- 隐私与合规:
银行与持牌机构依法对客户信息负有保密义务;评估以合规披露为前提,不会将客户隐私“扩散式共享”。
建议:优先优化信用分数与月度现金流;其余交由专业顾问完成材料准备与合规呈报,批核成功率更高。

常见风险与应对
资产端选择失误
- 风险:用杠杆却投向了错误的资产,例如高度投机的个股、短期热门题材或不具备长期价值的产品。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在支付利息的同时,还要承受净值回撤,导致“双重亏损”。
- 应对:坚持用 股票型基金组合 取代“个人炒股/择时投机”。基金由专业机构管理,分散配置在龙头行业和优质企业,既降低了单一资产的风险,又能在长期跑赢大盘。同时,以 系统化风控 和 长期资产配置 为主,避免被短期市场热点左右。
现金流中断
- 风险:投资贷款通常只需要按月支付利息,但如果家庭或个人现金流不稳,就可能出现“利息断供”,被迫减持甚至提前终止投资。
- 应对:在申请贷款时应 设置缓冲资金,至少准备前 1–2 年的利息储备,确保即使市场波动或家庭收入出现暂时压力,也能稳定覆盖利息。随着投资逐步积累回报,未来可以用账户收益反哺现金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情绪化交易
- 风险:
- 低点割肉:市场短期下跌时,恐慌清仓,导致亏损锁定。
- 高点离场:市场上涨阶段频繁“见好就收”,结果错过长期复利效应。
- 应对:确立长期纪律,把投资当作一个 5–10 年以上的规划,而不是短期博弈。在回撤期坚持策略,避免“恐慌性止损”;在上涨期也不要过度“见好就收”。记住,市场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长期趋势才是决定财富积累的关键。
越俎代庖,频繁“指挥”组合
- 风险:部分投资者在资金进入组合后,仍然以“投机思维”频繁干预,要求调整持仓方向,甚至模仿炒股思路“择时买卖”。这样容易背离既定的方法论,破坏长期策略。
- 应对:将 资产配置与调仓 交由有 长期实战记录 的专业团队执行。衡量标准应是 长期结果与完整体系,而非一时的涨跌或个人情绪。避免“自己觉得懂市场”,却反而因操作失误而错失真正的收益。
关键结论
在正确的资产选择和无 Margin Call 的合规贷款结构下,投资贷款不仅能放大本金和复利效果,还能在通胀环境中“稀释”债务负担,显著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从而加速实现中长期财富目标。前提是要有专业评估(信用、现金流、负债比)、专业配置(基金组合而非个股投机)与专业风控(长期纪律与体系)。
第二部分|保本基金(Segregated Fund)
投资贷款批下来后,关键问题是资金投向。Ai Financial 的核心配置方案是:将贷款资金投入 保险公司发行的保本基金(Segregated Fund)。
保本基金,常见英文名称为 Segregated Fund,有时也被称为“隔离基金”或“分隔基金”。虽然属于保险公司旗下的投资产品,但它与传统的寿险或健康险不同,真正的重点在于提供 类似共同基金的投资收益,同时叠加了共同基金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

保本机制
保本基金最大的亮点在于“到期或身故保本”:
- 到期保本:合约到期时,至少返还 75% 或 100% 的本金(不同合约有不同设定)。
- 身故保本:若投资人不幸过世,受益人至少能拿回 75% 的本金,即使市场在当时大幅下跌。
这并不代表保本基金完全屏蔽市场波动。日常净值会随市场上下浮动,但在 到期 或 身故 时,保本功能才会生效。这是共同基金所没有的安全保障。
债权保护与资产独立
另一大优势是 免债权人追索。如果投资人个人或企业破产,保本基金中的资产通常不在追索范围内,能有效隔离风险。相比之下,银行共同基金、房地产或其他资产则可能被冻结或被清算。对于企业主或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来说,这是极具吸引力的功能。
遗产传承优势
保本基金允许投资人指定受益人,避免遗产认证程序(probate),从而实现:
- 快速到账:在投资人过世后,资金通常可在两周内直接转给指定受益人。
- 私密高效:无需经过法院认证,避免遗产分配的纠纷和额外费用。
与共同基金的共同点
从投资逻辑看,保本基金与共同基金(Mutual Fund)类似:
- 背后同样是公开市场的证券组合;
- 接受高度监管,信息披露透明;
- 可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风险。
但与共同基金相比,保本基金额外提供了 保本、债权隔离、遗产传承 三重优势。
Ai Financial 的角色
在实际操作中,资金路径是:
银行(如 B2B Bank / Manulife Bank) → 投资贷款 → 保险公司旗下保本基金。
Ai Financial 作为独立顾问平台,不直接触碰客户资金,而是帮助客户:
- 在多家保险公司中筛选最优的保本基金组合;
- 制定中长期投资配置;
- 借助投资贷款与保本基金的结合,形成“安全 + 增长”的复合策略。
第三部分|案例分享
曾几何时,SOPHIA以为自己“没有资格做投资”——因为她没有足够积蓄,也没太多相关投资经验。但她从未放弃学习, 工作之余, 时间几乎都花在了与金融和投资相关的学习上。2023年一次偶然的 AiF 线下投资讲座,她深深认同讲座中的投资底层逻辑和投资三观。后来, SOPHIA又几次来AiF 的office, 与资深投资顾问Tiffany做了深刻交流,高度认同AiF 的专业度。在交流期间, SOPHIA也分享了她的个人工作经历, 因特殊的工作关系, 令其接触到本地富裕的西人家庭, 财富传承了几代, 发现这些人的投资思维与AiF 非常一致,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股票基金里,做长期投资。这些人的生活方式, 投资理念,为人处世也深深地影响了她。 从那时起,她决定不再旁观,而是主动出发,用行动改变未来。
SOPHIA的总投资详细

转折点来自一个决定:信任 AiF 的专业判断。
2024 年初,在 AiF 团队建议下,她开设了 FHSA 账户,开始用小额度进行尝试。
2024 年 1 月|FHSA 开户并投入 $8,000
2025 年|再次供款 $8,000,持续积累免税资产
FHSA总投资:$16,000

策略逐步推进,AiF带她从“无法起步”到“敢于放大”
• 2024 年 2 月,在 AiF 的帮助下,她成功申请两笔共计 $200,000 的贷款,分别投资于Canada Life(CL)和Manulife不同的保本基金,组合更稳健。
- 其中Manulife基金平台曾取出过$6,000作为日常消费

- 同期,在AiF投资顾问的建议下,SOPHIA在Canada Life(CL)开户TFSA账号,并投入 $34,000,次年继续补足额度至 $55,000。

AiF更为她量身定制“抵押再放大”策略
2025年1月|资金灵活运用,配合策略部署
在 AiF 团队的帮助下,SOPHIA于 2025 年 1 月在 Canada Life 新开一个非注册账户,投入 $71,000 自有资金。随后,这笔资金被灵活地分阶段运用:
- 首先,她用其中 $50,000 作为抵押资产,在 AiF 协助下顺利向 B2B 成功申请了一笔 3:1 的投资贷款,共计 $150,000,放大了资金利用效率。
- 之后,她又第二次灵活取出 $9,000,满足临时资金需求,完全不影响整体投资布局。

- 通过阶段性提现 & 杠杆抵押操作,撬动了 B2B 3:1 杠杆贷款 $150,000,加上本金 $50,000 全数投入。累计额度达到200,000万加元

借助 RRSP 报税窗口,再补最后一刀
• 2025 年 2 月,她通过 AiF 推荐的 ML RRSP Loan 投入 $5,000,把税务与投资效益做到最大化。

SOPHIA的投资亮点总结;
从0起步,敢于迈出第一步
曾经以为“没钱就投不了资”,但 SOPHIA突破自我,愿意听、愿意学,在与AiF多次的学习与交流中,选择给自己一个机会。事实证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懂得借力,而非硬扛
她没有靠“熬”,而是靠“问”与“学”。从 FHSA、TFSA 到 Non-Reg账户,再到贷款策略,每一步都在 AiF 的协助下清晰执行、有效落实。选择信任,选择成功。
灵活调配、精准操作
她不只是“投出去”,更懂得“拿得出、用得上”——如 Non-Reg 的灵活提取配合贷款操作,让本金不仅不闲置,还能助力放大投资力道。
愿意相信,更愿意行动
她的成功,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她始终相信专业、信任策略、愿意实践,并在 AiF 的引导下,走出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财富路径。
如果你也希望像SOPHIA一样:
✔️ 合理运用贷款资金,撬动更大投资收益
✔️ 配置多元账户,实现不同财务目标
✔️ 审时度势,抓住机会
✔️ 拥有专业团队为你定期复盘和调仓
欢迎联系AiF,与你一同打造未来长远的资产增长之路。
更多客户案例
从焦虑到安心:三孩妈妈的财富逆袭之路 | AiF Clients
面对三孩教育和养老压力,Zara女士通过Ai Financial投资贷款与保本基金服务,在不到两年内实现超67,000加元收益,成功走出焦虑,步入安心人生。
Read MoreLisa 如何激活大额分红保单与“砖头”死钱,一举盘活170万现金流 | AiF Clients
从焦虑保费到资产翻倍,Lisa 用专业规划盘活170万现金流,告别房东烦恼,开启真正的财富增长之路。
Read More投资不是富人的专利!95 后也能靠规划“逆袭”同时代牛马, 投资市值超40万 | AiF Clients
95后也能靠投资贷款逆袭!客户Cindy通过TFSA与投资贷款,实现资产增值超13万,净回报率高达47%。
Read MoreRecent Posts
Categories
RELATED READING
现金不多,也能投资?详解投资贷款| AiF 讲坛
许多家庭常有这样的疑问:储蓄有限、每月结余不多,是否意味着无法进入投资市场?实际上,合理运用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与保本基金(Segregated funds),能够做到“以小博大”,用有限的资金撬动更大的投资机会,相当于“借鸡生蛋”,参与美股等长期增长市场。
Read More加拿大中小企业困境凸显,财务顾问亟需关注 | AiF insight
面对住房成本高涨、薪资停滞和税负沉重,加拿大中小企业与年轻人双重受压。财务顾问与政策制定者必须重新思考如何支持创业、创造财富与激励增长。
Read More蒂姆·库克:他为 Apple 在美国构建端到端硅供应链的进展感到“非常满意” | AiF insight
Apple 宣布在美国投入5000亿美元,用于制造、稀土磁铁、芯片与玻璃生产等,表明美国供应链端到端完成不再只是口号,而是正在成为现实。
Read More加拿大 PBO 报告:最顶层1%的家庭掌握近四分之一国民财富 | AiF insight
PBO 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家庭中最富有的1%持有约24%的国民净财富;前10%持有53%,前20%持有69%。2023年约169,400户家庭净资产至少740万,加剧财富分布不均。
Read More多伦多9个公寓项目取消:买家松口气,开发商却撑不下去? | AiF insight
2025年前8个月,多伦多已有9个公寓项目取消。随着建安成本飙升、楼花销售惨淡,更多项目面临停工风险。部分买家甚至坦言“宁愿退钱”。
Read More【公司介绍】
Ai Financial 基金投资:
You fulfill your dreams, we cover your bills
Ai Financial是加拿大领先的Fin-Tech高科技基金投资服务提供商。我们利用高科技坚持价值投资,希望运用这套投资体系推动加拿大养老体系的改革,让更多人通过金融投资过上更好的生活。
Ai Financial 具有金融监管 (Financial Compliance) 和反洗黑钱 (AML)背景,通过与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合作,我们选择适合客户的基金产品,管理各种投资账户,如TFSA,RRSP等。同时,我们帮助客户申请加拿大特有低息无抵押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提早实现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