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k,一名80后加拿大现役军人,在家庭责任与未来焦虑中找到答案。通过 Ai Financial 的投资贷款 + 保本基金方案,他在14个月内实现204%杠杆回报,用10万加币贷款为家庭创造超过2万加币额外收益,开启稳健财富增长之路。
Read More2025年加拿大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评估
加拿大政府近日发布《2025年全国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监管与金融机构的重要参考,也与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密切相关。
近年来,各类金融诈骗与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从冒充银行、税局官员的电话诈骗,到宣称“高额回报”的虚假投资平台,均在以不同方式侵蚀公众财富。更严重的是,这些非法所得往往通过复杂的金融渠道被“洗白”,重新进入金融体系,成为所谓的“合法资金”。
这正是洗钱(Money Laundering)的核心机制。它并非远离普通人的概念:当个人账户被盗刷,或投资于无监管平台时,资金都有可能成为洗钱网络的一环。
此外,恐怖主义融资(Terrorist Financing)也是报告重点。恐怖组织可能通过合法名义筹资,将资金转用于非法目的。即便在加拿大,小额捐赠若流向错误渠道,也可能间接支持恐怖活动。
为防范这些风险,加拿大政府定期进行全国性金融体系评估——即“全国风险评估”(National Risk Assessment, NRA)。这份报告相当于国家金融体系的“体检”,旨在:
- 识别体系中最易受威胁的环节;
- 分析潜在脆弱性;
- 提出前瞻性风险防范建议。
2025年版报告聚焦三大问题:
- 哪些犯罪活动构成最大洗钱与恐怖融资威胁;
- 哪些金融产品与机构最易被利用;
- 这些风险对社会和经济可能造成的后果。
本次讲座共分为四个部分:
- 全国风险评估(NRA)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 2025年版报告的主要发现
- 对普通投资者的实际启示
- Ai Financial 的投资策略与风险防范思路
通过解读报告与结合实际投资案例,我们希望帮助投资者认识到:在当今复杂的金融环境下,选择合规、安全、具备专业监管保障的机构进行投资,是保护财富与实现稳健增长的前提。
第一部分:全国风险评估(NRA)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一、理解风险评估的基础:从“洗钱”谈起
在了解《2025年加拿大全国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评估报告》之前,需要先掌握几个核心概念。只有理解这些概念,才能真正读懂这份报告的意义。

- 洗钱的定义与运作逻辑
“洗钱”(Money Laundering)是指将非法获得的资金通过一系列复杂交易、转移与包装,伪装成合法收入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掩盖资金来源,使“黑钱”看起来像“白钱”。
例如,一个毒品贩子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却无法直接存入银行,因为银行会要求提供资金来源证明。为了让这些资金“合法化”,犯罪集团通常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洗钱”:
- 虚增营业收入:开设一家餐馆,明明每天只有10桌客人,却在账面上报出50桌、80桌甚至100桌的营业额。这样便能将非法现金混入营业收入中,形成“看似合理”的合法收入。
- 赌场渠道:犯罪分子以现金换取赌场筹码,再将筹码兑换为支票或电子转账,从而掩盖现金来源。
- 房地产途径:通过购买房产、持有一段时间后出售变现,将资金来源伪装为“房地产投资收益”。
- 跨境贸易与虚假公司:利用壳公司、虚假出口、境外账户等手段,将资金在多个国家和金融体系中转移,增加追踪难度。
现实中,这种情况比人们想象得更常见。许多街边小餐馆、营业额长期不稳定的小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运营,很可能并非依靠盈利,而是成为洗钱网络的一部分。洗钱的形式千变万化,其本质始终是通过各种渠道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让非法收益“合法化”。
- 恐怖主义融资:合法资金的非法去向
与洗钱相反,“恐怖主义融资”(Terrorist Financing)是指将原本合法的资金,转用于支持恐怖活动的过程。洗钱是把非法的钱变成“看似合法的钱”;恐怖融资则是把合法的钱,转向非法用途。
恐怖融资的金额往往并不巨大,但后果极其严重。
举例来说,一名普通人可能在网上看到一个“慈善组织”的捐款呼吁,出于善意捐出几百元,却不知该资金在中途被挪用,最终流向恐怖组织账户。哪怕只是几十元的小额捐赠,也可能被用于购买武器、炸药或其他恐怖行动的物资。
因此,在国家层面的风险评估报告中,恐怖融资虽然在金额上小于毒品、诈骗等犯罪,但其风险等级极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经济稳定,更威胁社会与国家安全。
洗钱是经济的“癌症”,恐怖融资则是社会的“炸弹”。
二、“全国风险评估”的概念与意义
为了系统应对上述风险,加拿大政府会定期对全国金融体系进行全面评估,这份报告便被称为 《全国风险评估》(National Risk Assessment, NRA)。
可以将其比作国家金融体系的“体检报告”:
- 医生检查一个人的血压、心脏、肝功能;
- 政府则检查金融体系中哪些环节健康、哪些脆弱;
- 评估哪些风险最严重、哪些行业最易受影响;
- 并提出预防与应对建议。
这份报告帮助政府和公众了解:
- 哪些犯罪活动对金融体系构成最大威胁;
- 哪些金融产品、行业或机构最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 如果不及时防范,这些风险会带来怎样的经济与社会后果。
报告强调三个关键分析维度:
- 威胁(Threat):由哪些人或组织制造风险,如毒品贩子、诈骗集团、跨国犯罪网络。
- 脆弱性(Vulnerability):金融体系中哪些环节监管薄弱、最易被利用,例如银行、私人公司、加密货币通道等。
- 后果(Consequence):风险失控后可能导致的经济混乱、社会信任下降及外资撤离等问题。

三、三次国家级评估报告的脉络与演变
- 2015年:首次国家级风险框架
加拿大首次发布全国性风险评估报告,是在2015年。这份报告为全国建立了统一的“风险识别框架”,首次系统地评估了各行业与部门在洗钱与恐怖融资方面的风险程度。
这相当于国家金融体系第一次做“全身CT”,明确了“体检指标”,并为后续报告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 2023年:风险结构全面升级
2023年的第二份报告显示,洗钱与恐怖融资方式出现了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网络诈骗爆发:犯罪分子利用社交平台与即时通讯软件,以极低成本接触成千上万受害者。虚假客服、网络投资平台、AI语音骗局迅速蔓延。
- 虚拟资产兴起: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为跨境洗钱提供了新的通道。传统现金搬运逐渐被“虚拟转账”取代,几分钟即可完成全球资金转移,而且身份可匿名,执法追踪难度显著上升。
这份报告提醒公众:洗钱与恐怖融资已经不再局限于线下渠道,而是迅速向数字化、跨境化演变。
- 2025年:AI与跨国协同风险凸显
2025年的最新报告则进一步揭示了更复杂的风险生态。
除了传统的毒品、诈骗、走私等犯罪活动,报告新增关注以下领域:
- AI驱动诈骗:包括语音克隆、深度伪造、视频合成等手段。犯罪分子能伪造亲友声音、视频甚至面孔,让受害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转账或投资。
例如,已有多起案例显示,加拿大居民接到“亲属声音”的求助电话,转账后才发现对方是AI生成的伪造语音。 - 跨国犯罪网络:洗钱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通过多国协同与法律漏洞进行操作,利用多个国家之间的监管差异,使资金流向极难追踪。
- 资金不透明结构:大量非法资金通过信托、空壳公司、离岸账户等方式隐匿真正的受益人,使监管部门难以穿透查实资金来源。
2025年报告总结指出:
风险正在持续升级,犯罪手法更隐蔽,金融科技的发展既带来效率,也创造了新的风险空间。
四、威胁、脆弱性与后果:风险报告的三层结构
- 威胁(Threat)
- 毒品贩运集团:现金交易量庞大,是传统洗钱的核心来源。
- 诈骗集团:从电话、网络到AI诈骗,骗取的资金需迅速进入金融体系“洗白”。
- 跨国犯罪网络:利用国家间法律差异,将资金层层转移,使监管机构难以追踪。
- 脆弱性(Vulnerability)
- 银行和金融机构若监管不足,就像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成为病毒入口。
- 私人公司与加密货币平台常因信息披露不足、监管空白,成为犯罪利用的突破口。
- 后果(Consequence)
- 经济层面:黑钱流入市场会扭曲价格体系。加拿大房地产市场长期被怀疑存在大量非法资金流入,这推高了房价,让普通家庭购房更困难。
- 社会层面:公众对银行、投资机构信任下降,投资信心受损。
- 国际层面:高洗钱风险国家可能面临外资撤离、国际金融制裁等后果。
从宏观上看,洗钱是金融体系的“隐性毒素”。当它渗入足够深,就会侵蚀整个经济结构,使投资环境恶化,社会财富分配更加不公。

五、现实案例:洗钱与诈骗就在身边
- SIM卡更换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掌握个人信息,冒充机主向电信公司申请换卡,获得受害者手机号控制权。
一旦掌控手机号码,就能拦截银行验证码、重置密码并转走资金。
加拿大真实案例显示,一对夫妻因此损失高达 14万加元,而被盗资金在数小时内已通过虚拟货币渠道转至海外。 - 投资骗局与庞氏陷阱
犯罪平台往往以“高回报、低风险、专家操盘”为诱饵,骗取投资。
仅在 2024年,加拿大投资骗局报告的损失已超过3.1亿加元,涉及超过4000起案件。
多数骗局通过社交媒体、邮件和网红推广扩散,资金通过多账户与跨境转移迅速消失,受害者难以追索。
六、对投资者的启示
洗钱与恐怖融资并非遥远的宏观问题,而是存在于每个投资决策、每笔转账、每次捐赠的现实中。
普通投资者应牢记以下几点:
- 核实机构合法性:
确认投资机构是否受监管、有实体办公地址、能否与真实顾问面对面沟通。 - 留存交易证据:
合同、邮件、聊天记录、付款凭证都应妥善保存,以便在发生问题时维权。 - 警惕高回报承诺:
“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几乎不存在。任何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都应引起高度警觉。 - 选择合规机构合作:
例如由保险公司发行的保本基金(Segregated Funds)或受监管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贷款产品,在监管与安全层面均更有保障。
第二部分:2025版的主要发现
一、2025年确定的最高风险威胁
在2025年全国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评估(NRA)报告中,加拿大金融体系被明确指出正面临四大主要威胁:
- 毒品交易(Drug Trafficking)
- 各类诈骗(Fraud)
- 贸易欺诈(Trade-Based Money Laundering)
- 税务犯罪(Tax Crimes)
这四类威胁构成了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的最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毒品交易和诈骗活动继续位列前两大高风险类别,对金融体系稳定及投资环境影响最为深远。

(1)毒品交易:现金主导的系统性风险
毒品交易依然是加拿大非法收益的首要来源之一,每年创造数十亿加元的犯罪收入,并以现金形式为主。
现金的匿名性和流动性,使其成为最难监控的洗钱渠道。
犯罪集团常通过现金密集型行业(Cash-Intensive Businesses)将非法收入“漂白”:
- 虚报营业收入:开设餐馆、便利店、洗车行等小型企业,实际每天仅有十几桌客人,却在账面上申报几十甚至上百桌的营业额,将毒品现金混入正常营业收入。
- 循环倒闭与重开:许多小餐馆或便利店运营2至3年后关闭,再换新店名或法人重开,只为“轮换洗钱”,这也是为何社区中餐馆频繁更替的一个隐性原因。
- 赌场洗钱:通过购买筹码再兑换支票,现金被转化为可追踪但“表面合法”的资金。
- 房地产渠道:使用非法现金购买房产,再出售变现,表面上成为“资产收益”。
这些行为共同构建了洗钱网络的底层逻辑:让黑钱在经济活动中重新“变干净”。
(2)诈骗:数量激增、手法进化、隐蔽性更强
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FC)数据显示:
2024年全国诈骗案件造成损失6.38亿加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报案的受害者仅约占5%至10%,意味着实际损失可能超过数十亿加元。
诈骗类型日趋多样化:
- 网络与电话诈骗:冒充银行职员、移民局官员或“理财顾问”,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诱导转账。
- 投资骗局:打着“高回报、低风险”旗号的虚假投资平台,特别是涉及加密货币的虚假交易平台。
- 爱情诈骗:通过网络交友获取信任后索要金钱,仅此一类诈骗在2024年已造成5,800万加元损失。
- 身份盗用:盗取个人信息进入银行或证券账户进行非法转账。2024年CAFC报告此类案件达9,487起,仍属严重低报。
- 贷款与抵押诈骗:犯罪者伪造贷款申请、利用空壳公司或人头账户,将黑钱混入房地产系统。
诈骗的三大新趋势:
- 手法多样化:从电话诈骗→网络诈骗→AI诈骗(语音克隆、视频合成、深度伪造)。
- 规模扩大化:2024年投资类诈骗损失超过3.1亿加元,其中六成与加密货币骗局有关。
- 门槛降低化:骗子不再需要身处加拿大,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在全球发动诈骗。
二、最脆弱的领域
报告指出,加拿大金融体系中若干关键环节在防洗钱与反恐融资方面存在显著脆弱性。
这些领域由于交易量庞大、结构复杂、监管穿透力不足,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 大型银行(Major Banks)
虽为监管重点,但每日处理数以百万计的交易,宛如金融体系的“高速公路”。
在如此密集的交易中,即使混入极少数可疑转账(例如1万笔中仅10笔),系统也极难实时察觉。
因此,大型银行在风险评估中仍被列为“高脆弱性机构”。 - 私人公司与信托结构(Private Companies & Trusts)
多层持股与复杂的受益人安排,容易掩盖实际控制权。部分公司仅作为资金“中转账户”存在,令资金流难以穿透追踪。 - 加密资产与虚拟货币交易所(Crypto Assets)
匿名性、跨境流动性、点对点转账等特性,使其成为洗钱与诈骗资金的“理想载体”。
在缺乏透明披露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很难区分合法投资与非法资金流。 - 支付与汇款公司(Money Service Businesses)
特别是跨境小额高频汇款公司,在合规与身份验证上往往存在漏洞,被利用进行小额分散洗钱(Smurfing)。 - 房地产行业
在过去数年,加拿大房市已成为洗钱高风险领域之一。
非法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不仅推高房价,也挤压刚需群体,加剧财富不平等。
三、风险评级上升的行业
2025年版报告指出,除上述高脆弱领域外,以下行业风险评级显著上升:
行业 | 风险等级 | 说明 |
虚拟资产与交易所 | 极高 | 加密货币匿名性强、跨境性高,监管难度大 |
房地产行业 | 高 | 黑金进入市场推高价格,洗钱渠道稳定 |
汇兑与货币兑换公司 | 中至高 | 大量小额现金交易,身份验证薄弱 |
会计与审计服务 | 中等 | 会计可为资金流提供合法外衣,存在被滥用风险 |
私募与离岸基金 | 高 | 多层结构掩盖受益人,监管穿透性不足 |
这些行业共同特征是“交易量大、跨界多、身份验证难”,成为金融体系中最易被犯罪集团利用的灰色地带。
四、真实案例解读

案例一:Oshawa投资诈骗案
安省奥沙瓦一名男子自称为“专业金融交易员”,声称可替客户进行高回报投资。
他从两名受害者处共骗取250万加元,资金全部投入一个“虚构的经济平台”,随后资金被迅速转移至海外。案件曝光后,该男子被控投资诈骗与欺诈使用电子系统。
启示:任何承诺“稳赚不赔”或“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都是典型警讯。正规平台须具备监管编号、透明合约与真实负责人。
案例二:Bridging Finance丑闻
Bridging Finance 曾是加拿大私人贷款领域的“明星企业”,号称为投资人带来稳定收益。
然而调查发现,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与欺诈行为,CEO David Sharper 及其合伙人共同挪用投资资金、误导客户报表。最终,投资人损失几乎全部本金。
启示:即使是看似“正规”的金融机构,也可能存在欺诈风险。合规监管与资金独立托管是投资安全的核心保障。
案例三:身份盗用与电信诈骗结合案
2024年,一对加拿大夫妇接到电信公司“换卡确认”电话后数小时内,银行账户中被转走14万加元。
调查发现,骗子通过掌握个人信息,冒充机主要求更换SIM卡,从而控制受害者手机号并拦截银行验证码,随后完成转账。
资金在数小时内通过虚拟货币渠道层层转移,最终无法追索。
启示:任何涉及SIM卡、验证码、身份验证的流程必须亲自完成;不要通过短信、邮件或电话提供敏感信息。
五、政府应对与监管投入
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犯罪结构,加拿大政府正在持续强化监管体系。

自2018年至2025年,联邦政府已累计投入超过4.7亿加元,用于以下方向:
- 加强FINTRAC(金融交易与报告分析中心)技术系统;
- 推进跨部门情报共享机制;
- 提升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客户身份验证(KYC)与交易监测能力;
- 支持执法机构跨国调查合作;
- 推动对高风险行业的专项审计与监管修订。
然而,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犯罪手段在不断进化,监管只能被动追赶。”
即便监管持续加码,犯罪集团依旧通过科技与跨国网络实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升级循环。因此,政府治理更多是风险压降与遏制,难以实现完全消除。
六、未来风险趋势
2025年版报告特别提出三大未来趋势:

- AI诈骗成为主战场
人工智能正被广泛用于诈骗活动。语音克隆、面部合成、视频伪造让“假亲友、假顾问、假客服”几乎与真人无异。
案例显示,犯罪分子利用AI伪造亲属求助电话或视频,让受害者在毫无怀疑下完成转账。
→ 建议:今后验证身份应采用多因子确认(如回拨、视频双重核验等)。 - 跨国犯罪网络日益紧密
洗钱活动已从本地行为演变为全球合作,犯罪集团利用不同国家的监管差异转移资金。
多法域跳转使资金追踪难度呈指数级上升。 - “去风险化”(De-risking)的副作用
越来越多银行与金融机构因担忧合规风险而采取“一刀切”措施——关闭高风险客户账户、拒绝提供服务。
但这些被排除的客户仍需转账或汇款,于是他们被迫转向地下钱庄与非正规金融渠道,反而助长了新的洗钱通道。
这表明,过度谨慎的监管行为也可能在无意中制造新的系统性风险。
风险认知与投资安全并行
2025年全国风险评估报告的结论很明确:
洗钱与恐怖融资的手段正在技术化、跨境化、隐蔽化。
它们不仅威胁宏观经济,更直接影响普通投资者的财富与安全。
在此背景下,选择受监管、透明、合规的金融机构与产品,成为个人投资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这也为下一部分「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与「Ai Financial 投资策略」奠定了逻辑基础——
在不断升级的风险环境中,合规是保护资产的底线,稳健投资是穿越风险的唯一通道。
第三部分: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一、为什么这和你相关?
许多人听到“洗钱”“金融犯罪”,会觉得这些话题离自己很远,似乎只存在于银行、跨国公司或电影情节中。
但事实并非如此。最新的风险评估报告与大量真实案例都显示:金融犯罪的受害者,往往是最普通的投资者。

在加拿大,越来越多普通人因为一次转账、一通电话、一次点击广告,陷入骗局。
这些案例都不是发生在遥远的地方,而是在我们的身边——
在银行、在房贷、在网络、在社交媒体。
- 案例一:安省男子险些损失73万加元
一位安省居民在进行一次投资汇款时,差点被骗走一生积蓄的73万加元。
他并非富豪,只是普通中产,几十年辛苦攒下的积蓄,差一点被转入诈骗账户。
幸运的是,骗子在操作中“自曝漏洞”,交易被中止,资金才得以保住。
如果没有这一偶然的反转,这位投资者的所有积蓄都将付诸东流。 - 案例二:宾顿市投资骗局——银行员工及时阻止17万损失
宾顿市一名投资者因为被承诺“特别利率投资机会”,准备向一个平台汇出17万加元。
银行员工在审核时察觉异常,立刻报警,警方介入并终止交易。
若非银行的警觉,这笔17万资金将瞬间消失。 - 案例三:安省三人陷入加密货币骗局,损失37万加元
这起案件中,三名投资者通过同一个“高回报加密平台”投资,共损失37万加元。
其中一人单独损失22万,其余两人损失超过15万。
骗子以“专家团队、每月稳定7%收益”吸引他们入局,结果资金全部转往境外加密钱包,无从追踪。
这些例子说明:
洗钱与诈骗并不是抽象风险,而是离每一个投资者仅一步之遥的现实威胁。
你的账户、转账、投资决策——都有可能成为洗钱链条上的一环。
二、政府防护网 & 给投资者的三大提醒
为了防止这些风险,加拿大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建立了层层防护机制。
其中包括:
- KYC制度(Know Your Client):金融机构必须核实客户身份、资金来源、交易目的。
- FINTRAC上报制度:任何机构在发现可疑交易或超过1万加元的现金交易时,都需上报加拿大金融交易与报告分析中心(FINTRAC)。
- 跨部门风险追踪体系:银行、保险、投资公司与执法机构共享数据,用以识别潜在洗钱链条。
尽管防护网在不断完善,但政府同时也反复提醒公众:
安全的投资环境,需要每个投资者的警觉与判断。
总结起来,给投资者的三大警示是:
- 远离“快速致富”的承诺
任何承诺短期高收益、零风险、翻倍回报的投资,都是红色警讯。
真正稳健的投资,需要时间与专业分析。
骗子正是利用人们“急于致富”的心理,让受害者自愿入套。
- 选择有监管、有牌照的机构
正规金融机构需接受监管部门审计、客户身份核查与资金托管。
选择无监管、注册地不明或无法提供书面合同的平台,无异于把钱交给陌生人。
- 不要迷信“网红投资导师”
许多社交媒体上自称“理财专家”的网红,并不具备任何金融资质。
他们通过营造“成功人设”与“炫富形象”,吸引粉丝投资,却往往背后隐藏着骗局。
三、案例——网红投资人的骗局
网络投资骗局已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诈骗类型之一。
犯罪分子不再隐藏,而是披上“成功人士”的外衣,利用社交平台展示奢华生活,制造信任感。
以下两个案例,是政府报告与媒体公开披露的典型事件。

案例一:加拿大“Crypto King”——奢华背后的4150万骗局
主角是一位安省年轻人,网名“Crypto King”(加密之王)。他在Instagram、TikTok等社交平台上疯狂展示自己的奢华生活:
- 停满豪车的车库;
- 手腕上数十万的名表;
- 私人飞机与异国度假照片;
- 精心布置的“投资办公室”与高端客户形象。
许多普通人看到这些画面后,信以为真,认为他确实靠加密投资致富。他声称通过“加密货币套利交易”为客户投资,并承诺:
“每月7%固定回报,零风险。”
这一看似“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吸引了150名投资者,他们大多是普通家庭:有人想为孩子积攒教育金;有人想提升退休储备。
最终的结果令人震惊:
- 受害者共投资4,150万加元;
- 实际进入投资市场的资金不到2%;
- 其余资金全部被用于购买豪车、豪宅、私人飞机等奢侈品。
当骗局曝光时,大部分投资者的积蓄已经无法追回。所谓的“加密套利”只是一场华丽的骗局。
启示:
真正的投资顾问不会承诺“固定高回报”,更不会靠炫富来证明实力。
Ai Financial 一直坚持以专业资质、透明监管和真实案例为客户提供服务,而非通过“包装形象”博取信任。
案例二:华人网红“雷公资本”——从投资教学到社群争议
在华人社区中,知名YouTube频道 “雷公资本”(Lone Capital) 曾一度以“美股投资教学”“短线策略分享”而走红。
频道主自称拥有多年实战经验,经常以“高收益、低风险”为主题,分析美股市场走势、展示交易截图,并通过网络视频塑造“稳健盈利”的形象。
其受众多为在北美的普通投资者,尤其是希望学习美股短线操作的新手。
频道早期内容主要以市场分析和投资技巧讲解为主,但随后逐渐推出付费会员制度,声称会员可获得“独家投资信号”“内部策略课程”等增值内容。
根据部分网友和观众的反馈(包括知乎、Reddit等讨论区),会员费用起初约为 200加元,后期提高至 1,000加元以上。
有观众认为课程内容帮助有限,部分“喊单”与公开视频内容重复;也有人指出,会员制更像是一种“付费社群”,并非真正的投资顾问服务。
此外,也有用户在评论区提到,频道后期出现盈利夸大、交易截图真实性存疑等争议。
截至目前,虽然并无官方监管机构披露该频道涉及违法行为,但该事件在社群中引发了关于“网络投资导师”合规性与专业性的广泛讨论。
启示:
网络投资频道与博主不受任何金融监管,其收益来源往往来自订阅费与社群付费,而非真实投资回报。
投资者应谨慎区分“内容创作者”与“合规顾问”的区别。真正的投资专家应具备牌照资质、监管记录、客户披露义务,而不是靠社交热度与付费会员模式维持运营。
第四部分:AiF投资策略
一、从骗局到启示:稳健投资的底线
前述案例揭示出一个普遍现象——所有骗局的根源,都源于人们急于致富的心理。诈骗者通常利用投资者追求“短期翻倍”与“零风险高回报”的心理,编造出看似完美的财富故事。
这些常见的诱导语,如“短期内翻倍”“稳赚不赔”“月收益7%零风险”,表面上充满吸引力,实则是风险信号。
正如主讲人所言:“如果真有这种投资机会,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普通人,人人都将成为百万富翁。显然,这不可能存在。”
急于致富是骗局滋生的土壤。

越是“听起来容易”的投资,风险越大。真正安全、可持续的财富增长应当建立在以下三点之上:
- 坚持选择合法、合规的金融渠道;
- 依托具备监管资质与专业能力的机构;
- 以长期视角和科学方法稳健积累资产。
二、专业投资与专业医疗的相似逻辑
当一个人生病时,不会去听信社交媒体上的养生建议,而会选择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医生。投资亦然,必须交由具备专业能力和监管背景的金融顾问执行。”
财富管理并非依靠直觉或经验判断,而是需要严谨的知识体系、系统的策略设计和严格的监管标准。
这正是 Ai Financial 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专业、合规、稳健。
三、Ai Financial 的专业背景与监管实力
Ai Financial 拥有超过 20年投资经验 和 10年以上的加拿大金融监管经验,团队成员具备金融合规(Compliance)与反洗钱(AML)双重资质。
公司的创始人不仅是在市场有二十多年实战经验的投资人,同时从事金融监管与反洗钱工作,并曾因提交反洗钱报告协助执法机构阻止一起潜在的恐怖袭击。
在该事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纽约时代广场成功拆除一枚汽车炸弹,而线索的起点正来自金融系统对异常资金流的追踪与报告。这一事件说明:金融监管与反洗钱制度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
因此,Ai Financial 的核心优势不仅在于投资管理能力,更在于其对监管机制、风险防控与合规体系的深刻理解。我们不仅懂投资,更懂如何在监管框架下实现安全与增长的平衡。
- 安全机制:资金托管于受监管金融机构
资金安全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在 Ai Financial 的服务体系中,客户资金从未也不会保存在公司内部账户,而是始终托管于加拿大最具规模与信誉的保险及金融机构,包括:Canada Life,Manulife,Industrial Alliance (iA),Sun Life等正规大型公司。

上述机构均受加拿大联邦和省级金融监管机构(如 OSFI、AMF)严格监管。
Ai Financial 作为独立顾问,仅负责提供投资规划与配置建议,客户资金始终存放在客户本人名下账户中,并可随时登录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的系统进行查询。
即便未来 Ai Financial 不再运营,客户的资产仍完整保存在这些金融机构中,受到监管与法律保护。这种托管模式确保投资过程透明、可追溯、安全可靠。
“Your hand is in good hands.”—— 您的资金,始终托付在最稳健的体系中。
五、核心投资模式:投资贷款与保本基金的结合
Ai Financial 的核心投资策略基于以下组合:“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 + 保本基金(Segregated Fund)”。此模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化客户资金的使用效率与长期回报潜力。
主要特点包括:
- 杠杆效应提升投资规模
通过投资贷款(如 Quick Loan 3×1、TFSA 或 RRSP 投资贷款),客户无需动用现有资产即可进行投资。
贷款资金直接投入由保险公司发行的保本基金,实现资产扩张的同时保持本金安全。 - 保本机制提供下行保护
Segregated Fund 属于保险公司投资产品,到期或身故时可提供 75%–100% 本金保障,
在市场波动或系统性风险中,为投资者提供底线保护。 - 长期稳健回报
根据历史数据,Ai Financial 客户的投资组合在过去十年平均年化回报率超过 20%,
实现了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复利增长。 - 账户透明与全程合规
所有交易均需客户签署授权,账户可通过保险公司官网或App随时查询。
资金流向清晰、操作留痕完整,确保投资过程安全合规、无隐患。

六、国际客户与合规投资通道
Ai Financial 同时为 非加拿大居民及境外资金 提供投资协助,帮助海外资产通过合法途径进入加拿大金融体系,实现全球资产配置与合规收益管理。
所有境内外投资均需通过以下程序:
- 身份验证(KYC);
- 反洗钱审查(AML);
- 监管备案(Regulatory Reporting)。
这确保每位投资者的资金流动在合法、透明、可追溯的体系内进行,既符合加拿大金融监管要求,也为客户的国际资金安全提供保障。
从宏观的国家风险,谈到洗钱、恐怖融资、诈骗与监管,再到个人投资者的防护与应对。结论非常明确:
- 风险无处不在,但可被识别与防范;
- 快速致富的幻觉,是骗局的根源;
- 真正的财富增长,来自合规、稳健与长期。
AiF一直坚持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投资不是追风口,而是守纪律、守底线、守财富。”
Ai Financial 将继续以金融监管与合规为核心,以专业、稳健、安全为理念,帮助更多加拿大居民在复杂的金融世界中,稳步实现财富增长。
更多客户案例
90后精算师夫妇的财富逆袭:投资贷款助力154%杠杆回报 | AiF Clients
90后精算师夫妇通过投资贷款+保本基金,在短短2年实现154%的杠杆回报,从10万到52万,创造财富逆袭的传奇。
Read More加拿大非居民也能投资保本基金?|陪读妈妈的投资心路历程 | AiF Clients
陪读妈妈 Hazel 作为加拿大非居民,通过 Ai Financial 的一站式资产管理方案,投资保本基金,在 5 年间累计投入 20 万加元,实现本金保证与稳健增长,带来 42%、35% 和 18% 的多账户回报,收获财富安全感。
Read More从疲于奔命到人生翻盘:Jenny 两年超百万投资逆袭之路 | AiF Clients
面对三孩教育和养老压力,Zara女士通过Ai Financial投资贷款与保本基金服务,在不到两年内实现超67,000加元收益,成功走出焦虑,步入安心人生。
Read MoreRecent Posts
Categories
RELATED READING
加拿大史上最大退休潮来临:270 万人即将退休,能否撑起经济未来? | AiF insight
RBC 报告警告:未来五年加拿大将迎来最大退休潮,约 270 万婴儿潮人口退休,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紧缩风险骤增。如何通过生产率提升、延迟退休、移民政策等对冲冲击?
Read More2025年加拿大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评估| AiF 讲坛
加拿大政府近期发布了《2025年全国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评估报告》,这是一份具有重要政策和金融意义的文件。报告不仅面向监管机构和金融从业者,同时也与每一位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密切相关。
Read More生活成本暴涨:75% 加拿大人减少外出就餐 餐饮业面临寒冬 | AiF insight
随着生活成本攀升,加拿大四分之三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81% 的年轻人首当其冲。餐厅成本上涨、利润被压,41% 餐厅处于亏损状态。
Read More加拿大联邦政府一年削减近 2,000 学生岗位 青年失业率飙至 14.6% | AiF insight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 2024–2025 年间削减近 2,000 个学生岗位,税务局受损最严重。与此同时,年轻人失业率攀升至 14.6%。这背后反映出的财政压力、人才断层与公共服务活力挑战不容忽视。
Read More【公司介绍】
Ai Financial 基金投资:
You fulfill your dreams, we cover your bills
Ai Financial是加拿大领先的Fin-Tech高科技基金投资服务提供商。我们利用高科技坚持价值投资,希望运用这套投资体系推动加拿大养老体系的改革,让更多人通过金融投资过上更好的生活。
Ai Financial 具有金融监管 (Financial Compliance) 和反洗黑钱 (AML)背景,通过与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合作,我们选择适合客户的基金产品,管理各种投资账户,如TFSA,RRSP等。同时,我们帮助客户申请加拿大特有低息无抵押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提早实现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