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人反对,小A仅用$1000试水投资,两年后账户增长60%,用结果验证了AiF的专业能力。
Read More部分加拿大央行官员开始思考:是否已经将利率降得足够低?
会议纪要显示央行正在权衡降息滞后效应
加拿大央行周三发布了7月30日维持基准利率在2.75%不变的决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央行决策层成员关注美国关税以及全球贸易“重构”对通胀与加拿大整体经济的影响。
在作出该决定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加拿大的基础关税提高至35%,但仍维持符合《美加墨协议》(CUSMA)商品的豁免。
尽管面临持续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制定者注意到一些经济韧性的迹象。部分成员讨论中提出,加拿大央行此前一系列降息措施可能已经为经济应对关税冲击提供了“足够支持”。
自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央行连续七次下调政策利率,意图在通胀受控迹象出现时刺激经济。
经济学家表示,货币政策的影响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显现,因此大部分降息效果可能刚刚开始发挥作用。
基于这一滞后效应,加拿大央行决策层担心,如果现在继续降息,而经济随后自然恢复,可能会在未来推高通胀。
纪要写道:“鉴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进一步宽松的影响可能恰逢需求回升之际,从而增加价格压力。”
包括皇家银行(RBC)在内的一些预测机构,在其基线情境中不再预期未来还会有更多降息。
不过,央行理事会中的其他成员则认为,如果经济中出现更多疲软迹象,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开始走弱,可能仍需进一步降息。
他们指出,如果后续数据显示通胀未显著偏离央行设定的2%目标,可能就需要更低的政策利率来维持经济稳定。
与此同时,加拿大央行还发布了三种可能的美国关税演变情境:一种是假设当前关税维持不变,一种是贸易限制逐步缓和,另一种则是关税进一步加码。
理事会指出,这三种情境下均未出现“通胀急剧上升”的情况,而近期消费者与企业的调查也显示,通胀预期依然稳定。
货币政策制定者在讨论中表示,目前关税对消费价格的影响“似乎仍较温和”,但这些影响刚刚开始体现在数据中。
纪要中写道:“鉴于核心通胀面临的压力以及关税和贸易中断对加拿大经济未来影响的不确定性,成员们判断通胀风险依然偏高。”
加拿大央行将在9月17日下次利率决议前,获得7月与8月最新的通胀数据。